|
“誠招天下客,譽從信中來。”誠信素來是立商之本。近日,浙江一家老面館拆遷,打了900多通電話主動請會員退錢,卻有接到電話的顧客大罵:騙子。將真實誤認為虛假的“烏龍”,說明社會誠信的缺失,以至于要用“誠信”為“欺詐”買單,讓誠信商家寒心。
消費者選擇不相信,原因在于他們的親朋好友甚至自己有過被騙的遭遇,或者從新聞媒體里了解到有些市民的受騙經(jīng)歷。這些“狼來了”的故事逐漸消耗著社會“誠信”,以至于人們無法分辨真假,有些人便索性“一棍子打死”,均認定為欺詐。長此以往,人們無法對事物進行客觀的判斷,于社會無益。面對這樣的情況,重塑商家的誠信才是關鍵。商家須從點滴小事做起,“撿”起老祖宗的立商根本,真正把“童叟無欺”、“絕無二價”等商業(yè)道德落到實處。
此次這家浙江面館返還的會員費每位不過二三十元,雖然數(shù)額較小,但是里面凝聚的卻是商家的信譽和誠意。該事件之所以成為新聞,正是因為這樣的商家還不夠多。哪一天此類事件不再成為新聞了,那么誠信就已經(jīng)蔚然成風了,這對商家和消費者當然都是大好事。我們都在期待這一天的到來。